「輔導與諮商學報」徵稿通告
一、主 旨
「輔導與諮商學報」原名「輔導學報」,創刊於民國六十七年六月,於民國八十七年更名為「彰化師大輔導學報」,民國九十四年再次更名為「輔導與諮商學報」;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出版暨發行,每年分別於五月及十一月出刊。本學報為學術性刊物,以發表輔導、諮商、心理學、教育與助人專業相關學科之實徵性研究報告、綜論性(review)學術論文與案例報告(case study)為限。本學報之發行主要目的在呈現學術的研究成果,以提昇學術研究風氣並促進學術發展與交流。
二、投稿與審稿
(一)本學報採電子檔之投稿方式,接受中、英文稿件,採常年徵稿、先到先審制。請將稿件、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作者基本資料表、作者自我檢查表之電子檔word98(含以上)傳送至本學報電子信箱。本學報收稿一週內,將寄發收稿確認函。若無收到收稿確認函件,歡迎主動洽詢:電話:04-7232105#2211;E-mail:agcncue2014@gmail.com
(二)論文稿長以三萬字為限(含表格、中英文摘要及參考文獻)。稿件內容請參考下方第三點「投稿應備資料」(有關作者個人之相關資料,僅能於首頁中呈現)。
(四)初審或複審完成後,本學報去函要求修改之稿件,須於通知期限內修改完畢並上傳,否則視同撤稿。如因大幅修改須延期交稿、未能於規定期限完成修改,或其他特殊原因,
作者可提出書面申請,本學報可適度延長修改時間。
三、投稿應備資料(論文格式請參閱「輔導與諮商學報」投稿論文撰寫體例之說明)
(一)首頁
填寫作者基本資料表,載明論文題目、全體作者之中英文姓名、任職機構中英文名稱、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之地址、電話、傳真及E-mail(通訊作者為本學報為提供學術交流而設置,請作者於投稿時提供相關資料以利進一步學術對話之開展)並繳交作者自我檢查表。
(二)中文摘要頁
以500字為限,含論文題目、摘要及關鍵詞(以不超過五個為原則),摘要之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結論四個部分。
(三)正文
實徵性研究以包括:「緒論」(包含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與「附錄」為原則。
(四)英文摘要頁
以500字為限,以英文書明論文題目、摘要及關鍵字(Keywords)(以5個為限),摘要之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結論四個部分。
(五)著作權授權同意書
投稿文章之所有作者均須各填寫一份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之電子檔(可電子簽名)。
(六)投稿格式說明
來稿請由左至右、直式橫寫電腦打字、列印,註明頁碼(每頁印38行,每行35字,12級字,段落距離0列,單行行距為原則)。文稿格式、符號、標題、數字、圖表、引用書目及參考文獻等撰稿體例請參閱本學報投稿論文撰寫體例,未詳盡處請依照「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第六版(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規定(文稿格式不符者,本學報將退回給作者,修正後歡迎再投稿)。
四、著作權授權條款
投稿論文經本學報接受刊登,作者同意非專屬授權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做下述利用:
(一)以紙本或是數位方式出版。
(二)進行數位化典藏、重製、透過網路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資料庫銷售或提供服務之行為。
(三)再授權國家圖書館或其他資料庫業者將本論文納入資料庫中提供服務。
(四)為符合各資料庫之系統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註一:本期刊收錄於下述中文資料庫:「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資料庫」、「CEPS(華藝數位)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無盡藏學術期刊引文資料庫」 、「台灣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聯合百科電子出版有限公司」。
註二:本期刊收錄於下述英文資料庫:PsycINFO(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ocial Service Abstracts、Sociological Abstracts、Worldwide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s (ProQuest/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電話
:04-7232105#2211 E-mail:agcncue2014@gmail.com「輔導與諮商學報」編輯委員會編審工作要點
102年10月5日系務會議通過
102年12月25日編輯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03月25日編輯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09月22日編輯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11月23日編輯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109年09月14日編輯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一、「輔導與諮商學報」(以下稱本學報)為定期出版之學術性期刊。本學報之編輯委員會為處理文稿編審相關事宜,特訂定本要點。
二、本學報常年徵稿,每年五、十一月各出刊一期,每期刊出至少三篇。
三、每期刊載文章之篩選,以優先挑選文稿審查通過日期較早者為原則,但以不違背下列原則為前提:該期之內搞篇數不超過百分之五十;同一作者(第一作者)以一期一篇為限。
四、本學報審查作業採匿名及迴避原則,學報論文稿件經主編和編輯助理執行匿名作業後,再送交編輯委員提出審查委員推薦名單。如投稿人為編輯委員,於推薦該稿件之審查委員人選時,應迴避之。
五、依匿名審查者之審查意見決定稿件處理方式。(詳請見下列說明)
(一)第一審時,審查委員得建議同意刊登、修正後刊登、修正後再審、不宜刊登四者之一;再審時,審查委員得建議同意刊登、修正後刊登、不宜刊登三者之一,稿件以兩次審查為原則。
(二)兩位審查委員時處理方式採周延原則。
1.若兩者意見一致,就依其意見處理。
2.若兩者不一致,則傾向於要求作者需要參酌較為負面審委意見做修改。
3.各種排列組合之處理方式請參閱下表1。
(三)三位審查委員時處理方式同時考慮多數決原則和周延原則:
1.若三者之中有兩位有意見相同,就依照這兩位的意見處理。
2.若三者意見都不相同,則傾向要求作者需要參酌較負面審委意見做修改。
3.各種排列組合之處理方式請參閱下表2。
「輔導與諮商學報」稿件審查處理方式一覽表
表1.
兩位審查委員時之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 |
第一位審查委員結果 |
||||
同意刊登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再審 |
不宜刊登 |
||
第二位審查委員結果 |
同意刊登 |
同意刊登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刊登或再審 |
送第三位審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刊登或再審 |
送第三位審 |
||
修正後再審 |
修正後再審 |
送第三位審 |
|||
不宜刊登 |
不予刊登 |
表2.
第三位審查委員時之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 |
第三位審查委員結果 |
||||
同意刊登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再審 |
不宜刊登 |
||
前二位審查委員結果 |
同意刊登+不宜刊登 |
同意刊登 |
修正後再審 |
修正後再審 |
不宜刊登 |
修正後刊登+不宜刊登 |
修改後再審 |
修正後刊登 |
修正後再審 |
不宜刊登 |
|
修正後再審+不宜刊登 |
修改後再審 | 修改後再審 |
修正後再審 |
不宜刊登 |
六、本學報得發行專題刊物:
(一)專題刊物之主題、專刊執行編輯由編輯委員會決議。專刊主題以能契合、引領專業發展之前瞻性為主要考量,以期提升學報在知識傳播上的影響力。
(二)本學報專題刊物徵稿期限由專刊主編決定,通過審查之文稿篇數足夠即發刊,以文稿審查通過先後為序。
(三)專刊執行編輯由正副主編搭配編委或編委推薦人選,設專刊主編一至二名。「搭配正副主編」以便有利專刊細節事務之討論與規劃能夠契合專刊之整體運作原則;「搭配編委或編委推薦人選」以便仰仗編委之學術成就和專業見解。專刊執行編輯之推舉與邀請以綜合考量學術專長、徵稿影響力、學術社群說服力為原則。專刊執行編輯得加入正副主編群,共同審查文文稿和補充審查意見。
(四)專刊採用兩種管道徵稿:其一為比照一般稿件之徵稿,可包括上網公告以及FB、專業組織EMAIL等。其二由專刊執行編輯根據專業判斷主動邀請具有優質發表潛力者投稿。
(五)專題刊物文稿之審查流程與一般文稿之程序相同。
(六)專刊之審稿原則不論為自行投稿獲邀稿稿件均由原主編群加上專刊執行編輯共同裁決(並以專刊執行編輯的意見為主)。
(七)若專刊稿件數不足一期,經主副編及專刊執行編輯群斟酌,由一般投稿稿件中擇出相關主題之稿件(事先徵得作者同意)納入專刊。
七、內審制度
(一)投稿後由助理進行簡單的格式檢查,通過後即可收稿。
(二)在送外審之前,由編輯委員會針對下列指標提供內審意見:
1.研究與本學報主旨相符程度。(本學報以發表輔導、諮商、心
理學、教育與助人專業相關學科之實徵性研究報告、綜論性學術論文與案例報告為限)。
2.研究是否符合學術文章的基本要求或未提供充分資訊。
3.研究是否能凸顯出研究議題的重要性。
4.研究是否涵蓋重要文獻或分析足夠深入、有統整性。
5.研究方法是否適切或無需做重大調整。
6.研究結果是否有呼應問題意識或研究目的。
7.研究結果是否有創新價值及突破既有文獻之潛力。
8.研究符合研究倫理之要求。
八、本學報編輯委員得訂定文稿審查暨著作財產權處理要點,以俾利審查之進行。
↑ TOP ↑